Image
Image

防雷檢測 | 新版GB/T 21431《建筑物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技術規(guī)范》接閃器檢測項目-學習筆記(6)


編輯:2023-12-20 00:00:00

防雷檢測 | 新版GB/T 21431《建筑物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技術規(guī)范》接閃器檢測項目-學習筆記(6)

《建筑物雷電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技術規(guī)范》(GB/T 21431)新版已修訂完成,即將開始實施,而2015版本將被替換。讓我們共同學習下有哪些新要求。

一、接閃器檢測的基本要求

1.驗收檢測為新建、改建、擴建的建筑物防雷裝置投入使用前的檢測。定期檢測為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裝置按規(guī)定周期進行的檢測。驗收檢測和定期檢測中接閃器的類型和方式、敷設和位置要求為必檢項,檢測數(shù)量為全部,檢測方法為觀察檢查,必要時使用相應設備。

2.如無法觀察檢查時應查閱資料。觀察檢查指對防雷裝置觀感質量進行現(xiàn)場檢查,輸出為觀察結果。查閱資料值查閱防雷裝置的隱蔽工程記錄、施工記錄、設計圖紙、竣工圖紙、產(chǎn)品質量文件、運行維護記錄或第三方報告等檔案資料來獲取相關信息,輸出為查閱結果。

3.對于占比5%的點數(shù),這個前提是要清楚被檢測對象防雷裝置的總數(shù),那么就需要檢測人員去核實了。另外實際工作生產(chǎn)經(jīng)營單位對防雷裝置的理解和檢測機構的理解有時候差異比較明顯,由其是部分等電位連接點,生產(chǎn)經(jīng)營單位不認為其屬于防雷裝置,這個還是需要按照標準去解釋和溝通。

圖片

二、接閃器的等電位連接

1.檢測要求

建筑物外露的金屬物(處于LPZ0A)應與建筑物頂部或者外墻上的接閃器進行等電位連接,并符合下表要求,其過渡電阻不應大于0.2歐姆。


對于建筑物頂部的金屬物,首先需要明確防雷區(qū),防雷區(qū)主要是以直擊雷能夠直接擊中和電磁強度是否衰減來確定,如LPZ0A為直擊雷能夠擊中,并且電磁場強度未衰減,具體如下圖所示。

圖片

另外對于第二類和第三類防雷建筑物,對于屋頂孤立金屬物的防護措施應符合GB 50057-2012 中4.5.7的要求。


2.防雷檢測數(shù)量:全數(shù)
3.防雷檢測方法:觀察檢查,并測量過渡電阻,測量方法按照附錄D進行。
二、附著
1.防雷檢測要求:接閃器上不應附著電氣、通信、信號或者其他線路。
2.防雷檢測數(shù)量:全數(shù)。
3.防雷檢測方法:觀察檢查。

圖片

三、間隔距離
1.防雷檢測要求:當?shù)谝活惙览捉ㄖ锊捎锚毩⒔娱W桿、架空接閃線或架空接閃網(wǎng)作為接閃器時,接閃器與被保護建筑物、與其有關聯(lián)的放散管(阻火器)、通氣管(呼吸閥)、排風管(風帽)等之間的間隔距離應符合 GB 50057-2010中4.2.1第5款-第7款的規(guī)定。第一類防雷建筑物的接閃器與其保護范圍之外的樹木凈距不應小于5m。



2.防雷檢測數(shù)量:全數(shù)。
3.防雷檢測方法:觀察檢查,必要時使用長度測量設備;當無法觀察檢查時應查閱資料。
四、防側擊措施
1.防雷檢測要求:各類防雷建筑物的防雷側擊雷措施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,其中水平接閃器與引下線、金屬物與防雷裝置間的過渡電阻值不應大于0.2歐姆。
a)第一類符合 GB 50057-2010中4.2.4第7款的規(guī)定。


b)第二類符合 GB 50057-2010中4.3.9、 GB 50024-2022 中 7.1.3第5款和7.1.4第5款的規(guī)定。





c)第三類符合 GB 50057-2010中4.4.8和GB 50024-2022 中 7.1.2第5款。



2.防雷檢測數(shù)量:各類型金屬物不應少于該類型總數(shù)的5%,且均不少于1處。
3.防雷檢測方法:觀察檢查,并測量過渡電阻,測量方法應按照附錄D進行。當無法觀察檢查及測量時,應查閱資料。
五、保護范圍
1.防雷檢測要求:接閃器的保護范圍符合表3及下列規(guī)定。


a)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采用獨立接閃器保護時,應處于獨立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。
b)當采用專設在建筑物上的接閃器保護時,應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。
c)排放爆炸性危險氣體、蒸汽或粉塵的放散管、呼吸閥、排風管等關口外的下列空間應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:
當有管帽時,按GB 50057-2010中的表4.2.1規(guī)定確定;


當無管帽時,為管口外上方半徑5m的半球體;
接閃器與雷閃的接觸點設置以上兩點要求規(guī)定的空間之外。
d)第一類防雷建筑物中排放爆炸性危險氣體、蒸汽或粉塵的放散管、呼吸閥、排風管等,當其排放物達不到爆炸濃度、長期點火燃燒、一排放就點火燃燒,以及發(fā)生事故時排放物才達到爆炸濃度的通風管、安全閥,接閃器的保護范圍應保護到管帽,無管帽時應保護到管口。
e)第二類和第三類防雷建筑物中排放無爆炸危險氣體、蒸氣和粉塵的放散管、煙囪,1區(qū)、21區(qū)、2區(qū)和22區(qū)爆炸危險場所的自然通風帽,0區(qū)和20區(qū)爆照危險場所的裝有阻火器的放散管、呼吸閥、排風管,以及d)所規(guī)定的管、閥及煤氣和天然氣放散管等,其防雷保護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。
金屬物體可利用其本身作為接閃器;
非金屬物體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。
f)第三類防雷建筑物中煙囪的接閃器保護范圍應符合d)的規(guī)定。
g) 固定在建筑物上的節(jié)日彩燈、航空障礙信號燈及其他用電設備,其中無金屬外殼或保護網(wǎng)罩的用電設備應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。
h)年預計雷擊次數(shù)大于或等于0.05的糧、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場,應處于獨立接閃桿和架空接閃線的保護范圍內。
i) 第二類和第三類防雷建筑物屋頂上的物體符合GB  50057-2010中4.5.7規(guī)定時,可不處于接閃器保護范圍內。


2.防雷檢測數(shù)量:全數(shù)。
3.防雷檢測方法:通過觀察檢查,必要時查閱資料或使用長度測量設備測量接閃器的高度、間距、與被保護物局里等相關數(shù)據(jù),根據(jù)表3中滾球半徑和GB 50057-2010附錄D的規(guī)定綜合分析確定保護范圍,年預計雷擊次數(shù)大于或等于0.05的糧、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場,滾球半徑可取100m。
免責聲明:本文所用視頻、圖片、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,請第一時間告知,我將立即除,文供學習討論之用,無任何商業(yè)用途。發(fā)布消息皆為個人理解,不代表任何單位或機構,僅為參考。


Image

聯(lián)系我們

地址:太原經(jīng)濟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龍盛街1號省人工降雨防雹辦公室院內1號樓1層?
電話:15735652009
聯(lián)系人:韓經(jīng)理

掃碼關注我們

Image
?2021 山西平安防雷檢測有限公司? ??晉ICP備17001837號-1 ? 技術支持 -?資??萍技瘓F